花,鲜花,于我而言许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代名词,是不经意间流露的羡慕,可远观而不可亵渎之物。给自己买束花,平凡之事也会遭非议,说到底还是坑人的“为悦己者容”的观念深入人心。鲜花市场,是将悦己思想沁入人心的使者。花点时间给自己,手持flower plus一起花见花开,期待悦己的我。

背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进阶,实现了当下追求中的消费升级。消费升级并不完全是海淘全球名品、购买更高价位和质量的物质需求,而是开始寻求一部分满足精神生活上需求和提升生活品质的产品。在这样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鲜花——这项传统的、被视为礼品类的消费,正在往日常消费方向过渡,新女性们不再在节假日等着男生们送上礼物花,而是更愿意在平日也用花来提升日常的生活品质。

中国的鲜花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是一个具备300 亿潜力的市场。目前鲜花市场上从鲜花本身入手的产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野兽派花店、roseonly、魔幻主义、花里花开等偏向专注于礼品鲜花,具有客单价高、消费频次低等特点的花店,走高端路线;另一类则是花见花开、花点时间、花+(flower plus)、宜花(easy flower)等走生活类鲜花品牌的花店,力将低频需求转化成高频,让鲜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如同牙膏没了,就买;毛巾旧了,就换;鲜花不见了,就想起花见花开。

根据针对鲜花市场对自身产品的战略和市场定位的基础上,选取生活类鲜花品牌“花店时间”和“花+(flower plus)”作为竞品分析对象。
战略层对比分析
供应链环节分析

相同点:两款产品都采用后台算法精准预测用户的需求,避免了传统实体店鲜花大量的损耗。例如“花+(FlowerPlus)”后台设有一套算法,能够根据用户信息(比如同一个办公室不能送相同的花束、新老用户收到的搭配不同等等)以及鲜花的价格波动自动形成采购订单,并发送到公司合作的花源基地,目前可以在用户端已经能做到提前 3~4 个月预测需求,包含品种和数量,为按需种植创造条件。

不同点:在花源端的问题上,“花点时间”采用的是派驻扎在花源地的团队人员进行采购;而花+(FlowerPlus)采取了买断 + 合作两种方式,有花田和基地数量 20~30 个,总面积一千多亩,都位于云南省,产地相对集中,并逐渐开始与一些成熟的国外基地建立合作关系。

痛点:鲜花类属于不易存储、耐受度非常低的生鲜类产品。在这方面“花点时间”采用所有鲜花采购回来后第一时间将花材完全搭配好,并保证在48小时之内到达用户手中,其中采取立式的包装以及特殊的保水的处理,让花束在物流中保持水分,用户收到之后倒入搭配的营养液即可插入花瓶。从用户晒图分享区(前三页)小结,花点时间的用户收到花束无论在完整度还是色彩主题搭配上的好评率都颇高,另用户欣喜和满意。而花+却有不少的差评表示出现了花腌巴巴的、不新鲜、花束被压等问题。

竞品信息架构对比分析

信息架构对比分析

“花点时间”微信服务号的功能框架如下图所示,“看看”下的“花点时间吧”拥有该服务号下独立的小号,都可以进入基于“有赞”商城的微店进行预定购买。

亮点:

四类套装主题、每周主题、节日主题,各个主题系列在色彩搭配、插花艺术等上具有吸引力。

立体式包装(匠心保护盒循环利用)、48小时内送达,在保存完整度上具备竞争力。

扩展性的花瓶花剪的配套服务、完美收花教程更加促使用户养成迅速的完成收花并插入花瓶的好习惯,同时也有利于用户在短时间内完成分享的传播。

看看/花点时间吧,不仅有用户晒图分享,更有各类热门微帖,不局限鲜花话题的社圈个人认为是在为悦己平台创建社群基础。

各功能点较为细致,完善度较高。

吐槽点:

各类功能点繁杂,重复性较多,且存在功能点名称不一致(虽然很具文艺性,但缺少一点直接表达性,例如:花边好物=花瓶花剪)。

“花+”微信服务号的功能框架如下图所示,相对花店时间而言功能点简洁,用户使用更具明了。

亮点:

晒图区,可以真实的查看用户晒图分享,无论好评差评。
吐槽&建议,可以填写物流问题、鲜花品质问题、支付问题、给CEO提建议等五大使用帮助。
具备查询物流、常见问题的功能点,
各类鲜花护养说明、花束打理步骤等,相对于“花点时间”而言更为详细,并且作为单独的功能点,一级点击即可访问。
吐槽点:

商店花束信息单一,选择性少(网页版的花束种类相对较多,选择性更为宽泛)。

功能点对比分析

从功能点角度分析两大服务号的商城、评论分析、护养三大板块。
交互与视觉设计对比分析

在交互上“花+”鲜明的功能点,几乎都是一次点击即可到达用户所需界面,交互更具清晰;“花点时间”由于功能点较为完善加之功能点设计零散重复等缘由导致交互难度系数上升。

在视觉设计上“花点时间”更胜一筹,功能点齐全,但也存在着重复、命名文雅但不够明了等问题,总给第一次使用的用户造成一些困扰;“花+”的界面功能点少而显得更为直接明了,但也存在如“更多”中隐藏着“个人中心”的功能点、布局不够新颖合理等问题。

个人思考(针对初创项目的思考)

300亿的市场,如今也有不少的小伙伴进入,不管是已经出局规模的“花点时间”、融到资的“花+(FlowerPlus)”、向2C扩张的“宜花(Easy Flower)”都没有能力独霸市场,都还处在起步阶段。个人认为,从节日性小众市场转向大众市场、从低频消费到日常性生活性高频消费,需要市场商户观念的转变,更需要消费者认知意识上的转变,从而更多的产品相互涌入更有利于市场的开创,后期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游戏就凭各家本事。

观念问题:“花见花开”该如何在消费者观点上做功夫,养成如欧美人悦己消费观,如何让大市场意识到鲜花不仅仅是节日性、婚庆性礼物装饰?
个人见解:线下传统实体店的分布少,且集中于特定区,花不见如何养成花开的习惯。爱美之心、悦己知心并非欧美人独创,我们也有只是在大环境下(没有如欧美超市、百货、街道市场等随处可见的花卉、没有适合各类人群的价格适当的花卉、没有推荐的人推荐合适的花卉也就不知道自身原来是喜欢什么花这类概念……)被压制、被掩盖隐藏,这一切的一切不可能独吞需要共同构建。

供应链物流问题:鲜花作为生鲜类,其本身的不易保存、耐受度极低等特性,外加物流大环境下存在的主客观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
个人见解:物流也是大问题,客观上取其优的物流公司,主观上在自身花盒、包装等方面入手加固保护罩,配送上是否可以联合如今饿了么、新美大等外卖送达团队的力量,尽可能好又快的送货上门,或者借鉴京东的自提点模式。

花源问题:是当地团队的采购还是直接买断花源地,或者是两者结合?
个人见解:根据公司的需求,结合订单量,供求平衡度考虑,综合考虑采取适当的方式达到最适宜的成本架构,满足公司的产品定位、产品价格定位,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个问题会有更明确更宏大的规划。

用户群问题:白领、女性、中产或者是其他?
个人见解:作为学生党代言人,尽管是生活类日常消费,也不是普通的学生党可以接受的,还会保持节日型消费观。但如果步入职场的新人,不会采取包月/季/年等消费,但应该不介意是不是给自己一个惊喜、一个新视感。用户定位白领、女性、全职家庭主妇,想必是可行的,进一步的发展就是不同价格适应不同人群,打造全民花样时代。

产品的个性定位:主题花束、DIY、散单或者其他,生活、节日或者两者?
个人见解:在打造全民花样时代的阶段,想必无论是白领女性、还是全职家庭太太对插花的了解度都是浅层的,那么主题性的搭配花束会更加适合,同时配合一些DIY单品,推广生活性鲜花消费,去除节日概念,因为花样时代每天都是节日,每天都该要温暖犒劳自己。